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湿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树深,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出席揭牌仪式。我校校长郭辉军、副校长杜官本、湿地学院负责人作为“湿地研究中心”五个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李树深表示,把湿地保护好、利用好是关系国家当前和长远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主体部门,国家林草局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国际履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科学技术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中科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湿地研究的单位之一,2005年中科院又成立湿地研究中心,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编制、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培训等任务。
李树深指出,国家级“湿地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希望双方坚持合作共赢,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学科交叉,以湿地研究中心为纽带,共同携手,为科技支撑湿地保护做出新的贡献。
李春良表示,国家林草局将继续与中科院紧密合作,以研究中心为平台,紧紧围绕我国湿地发展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如湿地科学定义、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红树林恢复关键技术等,充分发挥湿地研究中心的智力优势,不断提升我国湿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水平,更好服务国家湿地保护事业发展需求。

此次揭牌成立的“湿地研究中心”是全国湿地研究、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机构,建设目标为面向湿地科学的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开展湿地科学系统研究,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湿地生态修复、履行国际公约提供技术支撑。
高原湿地多数位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41.16%以上,是“中华水塔”乃至“亚洲水塔”。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关键组分,其“碳汇”功能巨大,生物多样性高度富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性和不可替代性。保护高原湿地是实现国家湿地保护战略目标的核心工作之一。
鉴于高原湿地的重要区位、生态功能和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湿地研究中心”将我校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列为五个常务理事单位之一。相信通过联合攻关,必将推动以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湿地为研究重点的国家高原湿地研究,将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图/文:宋维峰/审核:李福源/责任编辑:匡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