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坚,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从事木材学教学与科研
西南林业大学邱坚教授自1987年投身教育事业,深耕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三十八载。作为国内木材解剖学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始终秉持“真材实料”的治学理念,将木材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邱坚教授的学术生涯始于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硕士阶段师从肖绍琼教授转向木材解剖学研究,博士期间追随李坚院士继续木材科学深造。在西南林业大学,他带领团队打造了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珍稀树种数量最多、展厅面积最大的“三个第一”木竹博物馆,其中木材标本库的硬件水平已达国际一流。馆内展示的1948年徐永椿先生采集的木材标本,见证着几代学人的传承接力。
在教学实践中入选全国优秀教师、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高层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担任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共计10余项。主持建设的Eyewood木材构造检索系统(http://woodlab.swfu.edu.cn/ewood-home-cn)为为木材科学和产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在行业内产生重要影响力。
面对学科传承问题,邱教授提出“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系统成长”的三维教育观。他寄语青年教师要“亲力亲为”参与标本采集、制作、切片和拍摄等基础工作,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和技能。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工作能力”,这既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障。
年届花甲的邱坚教授仍在为云南木材研究和西南林业大学万种标本的建设奔波,他将学科传承视为使命:“我要做的不仅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更是为学校留下学术遗产,让西林的木材学科影响力代代延续。”这种扎根大地、传承创新的精神,正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生动写照。(来源:人事处,教评中心/初审:张冉/复审:冷瑾/终审:柏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