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校长郭辉军以《国家公园发展与体制改革》为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湿地学院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师生增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军主持。

郭辉军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精辟的理论知识、严谨的逻辑思维、深入的讲解分析、独到的思想见解,从什么是国家公园、为什么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的实践与探索、国家公园的方向与路径四个方面为师生作了报告。以国内外的经典案例,详细从国家公园的标准、功能、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共性特征等方面多维度对国家公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为师生深入解读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介绍了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历史、现状及政策的探索与实践,并对国家公园如何建立、如何治理、如何协调利益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郭辉军指出,开展国家公园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鉴于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保护地管理分类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在国际上的生态保护形象缺乏有力抓手、保护地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爱国及自然教育、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郭辉军的报告让师生对国家公园概念定义、功能定位、管理体系、发展方向等有了全面了解,增强了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兴趣,与会师生表示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踊跃投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保护建设中去,为全国自然保护地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西林师生独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