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临沧市农林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交流座谈会在临翔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巡视员厉建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储富祥出席并讲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高俊、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高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我校副校长杜官本、何霞红以及学校科技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发展研究院等负责人出席会议。

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临沧市积极实施对接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绿色产业推进、边境经济开放合作等五大重点行动,对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会前举行了“国家林业草原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张守攻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会上,张守攻院士表示,将整合科技、平台、人才等资源要素,围绕临沧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着重从森林经营、林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保护、资源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临沧市高质量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
厉建祝指出,“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希望临沧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林草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平台建设,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建设。

杜官本表示,西南林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地方林业高校,在推进临沧市农林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责无旁贷,会不遗余力的贡献我校的智力支持,推动临沧的农林科技进步,在张守攻院士的带领下,在“国家林业草原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上为临沧的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选派博士签约仪式上,临沧市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6所科研院校正式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各大科研院校将分批次选派博士专家驻临沧实地开展科研指导。临沧市希望通过合作,聚焦临沧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弱等瓶颈问题,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临沧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
会议结束后,朱有勇院士应邀作了题为《林下天然药材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的学术报告。
截至2019年,临沧市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到266.62万亩,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集中栽培区域。近年来,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国际澳洲坚果研发中心等平台相继落地临沧,为澳洲坚果研究提供了科技支撑。临沧中药材总储量为61.2万吨,以滇龙胆、云茯苓、滇重楼、滇黄精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产量3万吨,总产值18.64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药材基地达70万亩,产量达4万吨,总产值30亿元。到 2030 年,药材基地达 150 万亩,产量达 8 万吨,总产值 达到 200 亿元。(文/图:施蕊 刘灿/审核:朱俊琳/责任编辑:袁梓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