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古茶树资源馆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完成各项任务,提交申请结项。该项目依托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的专业力量,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关心和支持下,项目组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志愿服务团队,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助力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专业筑基,组建高水平科普队伍
项目以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研究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即蓝增全教授、李法营副教授等4位核心专家为引领,广泛吸纳来自林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的28名师生志愿者。团队建设严谨扎实,先后开展9次专项业务培训与3轮宣讲内容集体研讨,显著提升了成员在古茶树知识、生态保护理念及多语种科普传播方面的专业素养,为高质量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载体,打造精品科普内容
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制作了以《古茶树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宣传材料。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生动阐释古茶树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内容新颖、制作精良的专题PPT成为科普宣讲的核心工具,有效提升了古茶树知识传播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三、立足主场,服务育人辐射广泛
依托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展馆(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这一核心阵地,服务队面向校内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

为2024级7000余名新生及林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300余名学生的专业课、实践教学提供深度讲解,每学期周一、周三开设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古茶文化赏析》,使古茶树与生态文明知识得到大力推广,能有效地在青年学子心中厚植生态文明与古茶树保护理念。
西南林业大学位于四季如春的昆明,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我们发挥国际化优势,为来自马里、泰国、越南、乌克兰、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的80余人次留学生进行了多场次科普宣讲,将中国古茶树保护经验与生态文明智慧推向国际舞台。
四、下沉一线,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项目紧扣“古茶树与生态文明”核心,足迹遍及临沧、玉溪、版纳、文山、保山、昆明、普洱等州市的17个县,惠及茶农、茶企代表等基层群众600余人次,通过开展系列宣讲、培训,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理念传播深化保护意识:深入茶区开展科普宣讲,将“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人心,提升基层保护自觉,通过活动的开展目前有40多位乡土茶农茶企主动成为基层志愿宣讲成员。
技术支撑推动产业升级:提供针对性技术服务与培训,积极推广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指导改进传统制茶工艺,助力打造区域茶叶品牌,为古茶树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该志愿服务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高校专业力量深度融入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典范。服务队以古茶树为媒,架起一座连接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产业实践与国际交流的坚实桥梁,不仅有效传播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了古茶树方面科学知识,更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了社科普及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担当,为守护好云南这一世界茶树原产地的绿色瑰宝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文化传播等领域,让科技与文化的力量持续滋养云岭茶乡的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古茶树研究中心|2024年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古茶树资源馆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文/图:武建金/审核:李法营/初审:张冉/复审:冷瑾/终审:柏顺文/责任编辑: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