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林学院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建设的“西南生物多样性虚拟技术联合实验室”入选全国首批24个中国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试点,团队牵头的“高原特色生物多样性数字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创新成果奖。

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大量珍稀濒危特有物种。西南林业大学依托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此次获奖的虚拟技术联合实验室,通过整合林学、生态学与信息技术资源,打造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网上博物馆”“林学类专业数智教育中心”等特色平台,创新开发VR精品课程和超现实数字教师系统,构建起沉浸式教学场景,推动传统学科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学校团队突破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的技术瓶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原特色生物多样性数字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构建多维度生态数据模型,实现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为高原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区,助力当地在亚洲象、绿孔雀等旗舰物种保护中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与地方政府共建种质资源库,开展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推动科研成果向生态产业转化。2023年,其标本馆获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年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成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窗口。这种“科研+教育+科普”的立体模式,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范例。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推进,西南林业大学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学科升级,在筑牢西南生态屏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贡献更多智慧力量。(来源:林学院/文/图:马云强/初审:张冉/复审:冷瑾/终审:柏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