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西南林业大学木竹博物馆迎来32名特殊访客——该校理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他们均来自新疆,涵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民族,此次以“民族团结,文化交融”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是中国科协“高校博物馆星火馆”科普活动及全国科普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疆学子打开了了解西南木竹资源与生态文化的窗口。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子们参观了博物馆的八大展区。从“木世界”的宏观奥秘到“竹世界”的千姿百态,馆藏与讲解让大家直观感受祖国自然资源多样性与林业科技进步。活动特设三大互动环节,让木竹智慧与民族团结深度交融。
“学非报国枉为儒,竹不富民羞成业”——竹世界展厅内,薛纪如先生的对联前,学子们驻足良久。讲解员讲述西南林大先辈扎根边疆的科研故事,对联承载的“求学为民、科研报国”精神,让新疆学子埋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种子。
木竹科技与创新展厅的“汉字墙”引发热潮。墙上以“木”“竹”为偏旁的汉字,点燃学子的求知欲。大家辨认“栋梁”“筏竿”等字,在趣味互动中追溯中华文明与木竹的共生史,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正是各民族交往交融的精神纽带。
木工坊的榫卯展墙是压轴环节。32套经典榫卯结构揭开传统技艺面纱,凹凸结合、无需钉铆却牢固一体的构造,让学子们共鸣“团结协作”的哲学。亲手触摸构件时,他们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懂各民族同心聚力的意义。
此次活动不只是科普课,更是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西南林业大学木竹博物馆依托“高校星火馆”平台,将科学普及、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搭建起连接西南与西北的桥梁。民族团结之花,正在学子们探索科学奥秘、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绚烂绽放。(来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图文:高景然/初审:张凡/复审:冷瑾、张冉/终审:张卓亚、柏顺文/责任编辑: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