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西南林业大学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9-04-02 作者:

各学院,全校师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9〕8号)要求,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备战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定于3月-7月举办校级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 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

    二、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以上各类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 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四)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五)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主赛道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 1 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 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6年 3 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4.师生共创组。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4 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

    (2)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19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计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组项目只能参加高教主赛道,不能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三)其他参赛要求

    1.凡在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银奖及以上的项目,经学院推荐可以直接晋级校赛决赛。

    2.凡入选教育部 2018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须参加本届大赛。

    四、赛程安排

    (一)报名培训(3月27日-5月1日)

    1.参赛团队填写《西南林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附件2),并同商业(项目)计划书等相关材料一并提交所在学院,学院于5月1日前将汇总表报组委会办公室。

    2.参赛团队必须在官方指定通道进行网络报名。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学院初赛比赛之前。

    3.各学院对报名参赛学生或团队做好“一对一”赛前指导工作。

    (二)院级初赛(5月2日-5月15日)

    1.各学院制定院级初赛方案,并将比赛方案和比赛时间于5月1日前报送校赛组委会办公室。

    2.各学院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于5月15日前完成院级初赛。

    3.各学院根据分配名额(另行通知)于5月16日前将入围校级决赛推荐名单(按附件2格式)报送校赛组委会办公室。

    (三)校级决赛(5月16日-6月10日)

    1.第一轮:书面评审(5月下旬)。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一份,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项目计划书电子版格式为PDF文件。经专家评审后,择优选拔进入校级现场决赛。

    2.第二轮:现场决赛(6月10日前)。现场决赛包括参赛团队现场创业项目展示陈述(5分钟)和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等两个环节,校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进行现场评审打分,决出各级奖项。

    (四)备战省赛(6月-7月)

    1.校赛组委会根据我校参加省赛的分配名额,综合校赛情况,择优推荐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候选项目。

    2.校赛组委会办公室协同相关学院和部门,对入围省赛的候选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做好信息跟踪、技术支持、优化包装,全力备战省赛。

    五、项目材料准备

    1.报名材料:已完成网上报名,且齐全、符合要求的网上报名信息材料。学院提交汇总表(附件2)。

    2.书面材料:商业(项目)计划书一份(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附后),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项目计划书格式可参考附件3,非指定格式)。

    3.电子材料:包括1分钟展示视频及项目计划书电子版。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

    4.答辩材料:准备5分钟PPT汇报材料,用于现场展示和答辩。

    所有项目材料以学院+组别+赛道+项目名称+负责人的格式进行命名。

    六、相关要求

    请各学院进行广泛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团队参赛,各学院报名项目数量不低于附件4要求。希望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通过参与比赛将所学所知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投放。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请各有关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本次大赛,并指定2名工作人员(教师)加入校级竞赛QQ群(群号:324151195,名称:西林“互联网+”竞赛群),以便及时获取竞赛相关信息。 同时请各有关部门于2019年4月4日前将西南林业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联系人信息表(附件5)电子版报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联系人:唐丽琼

    地 点:行政楼606

    电 话:63863085

    邮 箱:175392601@qq.com

    特此通知。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附件2:西南林业大学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附件3:商业或项目计划书提纲及各类商业(项目)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附件4: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学院组织参赛项目数量

    附件5:西南林业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联系人信息表

    大赛组委会

    2019年4月1日

Copyright  ©  2003 – 2024 西南林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002112号-2